园区简介 -
鲲鹏展翅
继往开来,志存高远
北京农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北农科技园”)是经科技部、教育部联合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21年),依托北京农学院学科优势与人才资源,聚焦“大农业”与“大健康”,以“农工融合”为核心战略,构建覆盖“科研-转化-孵化”全链条的创新生态。作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国家级平台,科技园致力于成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技术转化枢纽”与“双创人才摇篮”。
北农科技园,秉持“都市农林,科创平台”的定位,依托北京农学院学科、人才、资源等优势,累计孵化创业项目65个,现有在孵企业63家,年产值突破15亿。北农科技园以“鲲鹏展翅”之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努力打造国内流的农林科创高地。
科技园占地2万㎡,总建筑面积4万㎡,入驻企业百余家(高新企业占比50%),年均孵化学生团队15个,入园企业(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超500项。
北京农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
于2007年成立,2021年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北京农学院服务教学、科研、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主要平台和重要窗口。科技园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紧密围绕“都市型现代农林业”发展需求;聚焦”大农业”和“大健康”,不断聚集农业资源、农业人才、农业科技成果,形成都市型现代农林业科技创新创业全要素;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开放协同发展等方面的优势,服务区域发展,形成了以“一园三区”为主要布局的“都市型现代农林业特色”大学科技园。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北农科技园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紧密围绕“都市型现代农林业”发展需求,聚焦“服务”与“孵化”,搭建“硬件设施、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服务、研发实验服务、企业公共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六大服务平台,双创生态不断完善,孵化培育成效显著。先后获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关村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北京市高校院所专利运营办公室、国家星创天地、北京市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园高校分园、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北京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地处北京北部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地带,位于昌平“生命谷”核心区,毗邻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北清路等主干道,西接生命科学园,东临未来科学城,坐拥产学研黄金区位;融入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辐射京津农林科创资源。

- 位于北京生命科学园产学研融合区
- 是昌平区“协同创新发展走廊”的中心区
- 是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核心区域
- 西接“生命谷”,东接“能源谷”
2007年建立,2009年被认定为“北京市国家大学科技园”,2021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已形成“六大平台 + 一园三区”布局;获“北京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北京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等荣誉。
北京农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
2009年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获批“北京市大学科技园”
2011年 北京市团委 获批“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2011年 北京市政府 获批“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
2012年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获批“中共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基地”
2013年 科技部 获批“北京昌平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
2015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 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7年 北京市科委 获批“北京市科普基地”
2017年 北京市科委 获批“北京农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
2018年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获评“北京市高校院所专利运营办公室”称号
2018年 科技部 获评“国家星创天地”称号
2018年 教育部科技司 中关村管委会 获批“中关村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
2019年 北京市教委 获评“大学生创业园高校分园”称号
2019年 农业农村部 获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
2021年 科技部教育部 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
2021年 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获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2021年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获批“北京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2022年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获批“北京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2023年 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团工作委员会 获批“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